找到相关内容26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佛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”综述

    文化的不同,但佛教是一个非常圆融的宗教,以此为方法,做到佛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,知行合一,如此才能真正在现代社会中把佛教的精义发挥出来。佛学如果不透过实践的功夫,将永远发挥不了救世济民的效用,也达不到修行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4061519.html
  • 儒、佛、道的境界说及其异同

    中国化的佛教,其境界说同样是重视实践修养功夫的。佛教修养的基本方法是“止观双修”和“定慧不二”,即主张把智慧和修行结合起来,这同儒家的“知行合一”也是一致的。天台宗所说的“止”;实际上有二义,一是使根尘之...

    蒙培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2962190.html
  • 佛法与哲学关系管窥——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

    维护佛教主体性地位的时代意义。但从理论上而言,基督教并不是宗教的唯一范型,东方的伊斯兰教、佛道、道教也理应纳入宗教的参照系之中;西洋哲学也不是哲学的唯一模式,东方天人合一、知行合一的哲学也委实应纳入哲学...

    刘泽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4364393.html
  • 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

    人社会,必须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做起,由理到事、知行合一,以期长治久安,达到“人心和善、家庭和睦、人际和顺、社会和谐、人间和美、世界和平”的新六和境界。 ,  时代的步履匆匆前行,佛法只有通过广...

    果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1464418.html
  • 明朝佛教的地位

    。王阳明(1472—1528)继宋代陆九渊“心即理”的命题,提倡“心外无物”、“知行合一”,发展理学新领域,只有在佛教哲学大气氛的薰陶中才能形成。至于李蛰(1527—1602)对道学的激烈批判,公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036658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社会形象和历史发展趋向

    被历史证明不灵,不如止观并重,定慧双修,知行合一,六度圆觉,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成为人天师表,教化十方,普度众生。   佛教在中国还有一个特色,就是他不仅仅属于佛教自身,而是属于几乎整个民族,几乎所有...

    王志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4767407.html
  • 全真道“功行”与达磨“二八”之比较

    兼善天下与大乘佛法普度众生之精神後之综合体,二者仿达磨理行人道之模式而并列为人道之基本功夫,而形成功行双全乃为真人之全真教义主轴。後更有人认为功行双修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,而成为日後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之...

    见 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967463.html
  • 寺庙的讲解知识

      普贤菩萨代表实践,把孝敬、慈悲、智慧,应用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。我们穿衣吃饭、学习工作、待人接物,能够把孝敬、慈悲、智慧,应用、落实在其中,这叫做普贤菩萨。拜菩萨,就是学习知行合一、解行相应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3768173.html
  • 弘一大师对在家律学的贡献

    弘一大师对在家律学的贡献  弘一大师是近代中国佛教戒律学的传承和弘扬之集大成者,被尊崇为中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。大师不仅对出家僧众的戒律有着深刻的研究,且行持严谨,真正做到了对佛教戒律的知行合一。同时,大师对佛教信徒的在家戒律也特别重视,大力弘扬在家律学,维护了中国佛教戒律的正统传承。大师还特别重视基础的戒律,他认为在家信徒的戒律如三皈、五戒、八戒通于僧俗。弘一大师关于在家律学的思想与论著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573512.html
  • 云在青天水在瓶(一)

    ,用它来翻译“Dhya na”,既表佛教理念又表实践方法,恰是佛教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典范。呵呵,这其实都是瞎猜了,或者,科学地说,这都是“大胆怀疑”,却没法子去求证。反正印度佛教的“Dhya ...

    智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3474711.html